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江苏连云港战略环评:环保逐步迈入精细管理时代

    新华社南京9月18日电(记者秦华江)作为东部沿海城市,江苏连云港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自2015年7月获得环保部战略环境评价试点以来,连云港实施一系列新举措,环保逐步迈入精细管理时代。

    为了减少冬天供暖PM2.5排放,连云港东盛四季花城小区集中供暖“煤改电”项目正在进行中,这是江苏省首个在居民小区实施的集中供暖热源电能替代项目。项目实施后,小区用于供暖的两台燃煤锅炉将被3

台总容量为6300千瓦的蓄热式电锅炉替代。

    据连云港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建成,12月投运,预计年替代电量510万千瓦时,节约燃煤约241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66吨。

    “煤改电”只是连云港战略环评规划中“无煤区”建设的一项。连云港市将强化煤炭消费管控,倒逼劣质散煤退出,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淘汰现有燃煤设施。至2018年9月,除了赣榆区,全市都将建成“无煤区”。

    连云港市环保局副局长徐传东介绍,根据战略环评提出的空气质量及污染减排目标,到2030年,连云港市PM2.5浓度要降低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要大幅降低,为了这个目标,

必须实施新能源替代工程。

    连云港市是全国首个地级市战略环评试点市。近年来,连云港市聚焦“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等多个国家战略,作为国家确定的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经济发展机遇

空前。但同时,连云港的环境保护压力骤增,环境容量有限、减排难度大、历史问题多、环境质量改善强力手段匮乏,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为编制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的战略环评,连云港市环保局聘请在战略环评研究中有较高权威的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作为项目技术团队,与其签订连云港战略环评合作合同。

    双方就连云港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通过开展战略环评探索区域的绿色转型发展模式,落实国家相关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工作任务达成一致意见:通过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索城

市战略环评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机制,探索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与制度的有效措施,探索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提供支撑。

    连云港发改委主任韦怀余说:“战略环评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给发展做加法,必须先给环境负担做减法。”

    为了做好减法,连云港市首次全面确定“三线一单”,明确了生态空间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相关要求,并应用于空间管控。

    具体而言,明确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占国土陆域面积24.1%,而2013年江苏省政府批准连云港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1672.4平方公里,占国土陆域面积21.96%;将石化基地面积由

原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压缩为62.61平方公里;炼油总规模由原规划5000万吨级削减至4000万吨级,芳烃由原总规模500万吨/年削减至400万吨/年;确保实现2020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90%、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78.6%的目标;对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和灌云临港产业园,提出更为严格的管控要求,取消了某新建物流园区钢铁产业和危险品仓贮等项目……

    “除了规划,还需借助信息化,加强环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连云港市环保局局长韩尚富说,为此,他们于2016年底启动了“连云港市环保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

    据介绍,该系统以建设项目环评智能审批平台为主线、生态环境监管平台为协同、环保大数据资源中心为数据支撑,初步实现了对全市建设项目从企业申请、受理、审批、批复、公示、统计分析、地图可视化等全业

务流程的管理,并在审批会商环节提供生态保护空间管控、环境质量空间管控、人居安全空间管控、环境准入管控、总量指标管控、负面清单和优化行业布局等7个方面的智能审批支持,并对接江苏省环保及相关部门的

数据,实现数据联网共享。

    “开展战略环评评价,将为连云港空间布局、城镇、港口和产业发展方式等重大决策提供战略支撑,从战略决策源头避免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韩尚富说。